《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而當前幼兒園的科學教育存在著一些不足。下面希園小編為大家分享幼兒園科學空間設計方法。
1、合理設計幼兒園科學空間
幼兒園內具有自由發現的、富有游戲性質的科學區,就是幼兒科學探究的主要場所,包括班級科學區和幼兒園科學發現室。合理設計幼兒園科學空間在這個區域可以從事的活動有觀察、對比、對物體分類和實驗操作,所涉及的概念有形狀、大小、容量和數量等。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和進程,自主選擇材料和內容,自主選擇合作伙伴,主動進行探索和學習。
墻壁上張貼實驗操作步驟、操作方法的示意圖,指導幼兒實踐探究。還可張貼實驗記錄表,以及科學區的規則,規則的建立有利于培養幼兒嚴禁的科學態度和秩序感。
2、材料的投放
科學區角需要投放合適的材料,保證安全的同時還要美觀且富有變化。在投放材料時還要考慮幼兒的探索活動,按照操作主題循序漸進、分層次地呈現。
3、科學發現室
有條件的幼兒園裝修設計科學發現室,室內空間要合理設置,按照活動主題和動靜需求的不同進行空間分割,并利用櫥柜、屏風進行有效間隔,避免相互干擾。還可以將一些能立體呈現的材料,例如動植物的標本、測量等探索活動巧妙地設置在墻上,最大化地利用科學發現室的空間。
幼兒園設計科學發現室不要將其作為擺設,要對幼兒全日開放,發揮其價值。要安排具有豐富科學知識和幼兒教育知識的教師負責科學發現室的日常管理和活動指導工作。在組織活動方面,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幼兒自主性的維護,既要激發個人的自主探究愿望和自主探究過程,又要維護科學發現室的良好秩序,以保證每個幼兒的最大程度的自由。以上就是幼兒園科學空間設計方法,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啟發。
侵權聲明:如有轉載「幼兒園科學空間設計方法」原創內容,請注明當前文章地址
友情提醒:如果有關于幼兒空間設計問題可直接與我們希園幼兒園專業設計師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