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從出生開始”,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認為:影響人生軌跡的最佳時間就是在3歲之前。然而目前國內相對普及的學前教育就是幼兒園教育,幼兒園普遍招收3-6歲的學齡前兒童,所以很多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就錯過了0-3歲的黃金發展時期。
我國的早教事業起步較晚,但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家長素質的普遍提高,對早教中心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相應的經營管理制度和早教文化卻相對落后。導致一些家長甚至懷疑:“早教不就是讓孩子換個地方玩”。那么早教的功能真的如此單一嗎?早教的價值到底如何體現?
面對這一系列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當我們接到早教中心的案子時,并沒有馬上埋頭畫圖紙,而是選擇實地考察一番。
回來后我們查找了很多關于國內外早教的教育方式、課程安排、0-3歲孩子的行為方式、成長變化等一系列資料。設計的過程中園方沒有過多的提出要求,只是希望我們能讓這所早教中心成為孩子們的第二個“家”。
于是我們開始思考:一個符合幼兒審美的家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一個能放心讓家長把孩子交給早教中心的家是什么樣子的?懷著對早教教育事業的思考和敬畏之心來做設計,本身就是一個更高的考驗。
在與園長的多次探討之后,我們敲定了本所的改造方案,共建一個溫馨的、科學的、自由的“家文化”托育空間。
園所外側是美式建筑的風格,園長希望內部的風格也能與之保持一致。園區戶外的景觀設計是打造了一個中西方風格相融合的花園庭院,我們將很多幼兒學習的課程和游戲時間放到了戶外,以最自然、自由、開放的環境讓孩子們來探索世界。相對而言,室內的功能和作用看似簡單了很多,這本身也符合幼兒的活動習慣和在“家”里的生活模式。
一層主要是以左側的大廳為主,大廳包含的功能較為齊全,包含主題墻、接待區、童玩區、洗手池,大廳右側是一個托育活動室。空間的整體色彩傾向是溫馨的木色和純凈的白色,給孩子一個溫暖歸家的氛圍。
藍色的海洋球是整個空間里的一抹亮色,很快就能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們減輕“分離焦慮”,提升幼兒對早教中心的歸屬感。在海洋球攀爬玩具中增加了必要的防撞軟包,并榻榻米形式的地面隱藏應急爬梯。安全措施是有孩子的“家”里特別注重的一點。
一樓與二樓之間的樓梯也是花了不少心思。鋪滿的護墻板設計塑造了墻面的肌理,也拉伸了空間感。木紋雙層扶手可以同時滿足幼兒和老師的需求,1~2歲的孩子處于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攀爬樓梯能夠很好的鍛煉他們的臂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促進身體肌群的發育。
成人區包括洗衣間、廚房、更衣室等功能服務用房,主體都是簡約實用的風格,加上粉嫩亮眼的馬卡龍配色。讓成人的世界也能感受到孩子一般的純凈和美好,提升幼師工作的幸福感,也體現了園所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幼兒作為受動者,老師的工作態度、身心素養也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園所應該成為守護幼師和幼兒共同的家園。
做好每一件事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早教的意義不能小覷,希園幼兒園設計是一家專業幼兒園設計公司,如果您有托育早教中心、幼兒園建設、翻新、設計的問題可以直接溝通專業設計師,讓專業的人來幫助您。
侵權聲明:如有轉載「幼兒園設計案例:從早教中心設計思考早教的意義 ?」原創內容,請注明當前文章地址
友情提醒:如果有關于幼兒空間設計問題可直接與我們希園幼兒園專業設計師溝通!